艺点点琴行管理软件 培训机构管理软件

全国服务热线 0755-26608920 (09:00-20:00)

陪伴,才能滋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

2016-10-11 14:51琴行百科

作者 | 吴在天 来源 | 不懂点心理 (bddpsy)。


有位妈妈留言说,我也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啊,为什么我的孩子,就不能耐心的听完我讲故事呢?每次我讲故事的时候,他都好像心不在焉的。为什么他就不能安安静静的听我把故事讲完呢!我已经每天都給孩子讲故事了,到底问题出在哪?

我就问那位妈妈,你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?她说,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喜欢看书啊!

我想这也许就是问题所在了。

(01)

所以很想要培养孩子在阅读方面的兴趣爱好。很多的育儿文章里面也提到,给孩子讲故事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好的切入点。

我赞成这种说法,只是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,很多的父母仅仅是把讲故事当成,培养孩子的一种兴趣爱好的任务去做,而没有真正的和孩子去享受陪伴的过程,当然也不可能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乐趣和情感的连接。也许这也是现在教育上的一个误区。

如果你想孩子在某方面产生兴趣爱好的话,最好用也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引起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热情。而最能引起孩子对做某事有热情的重要因素之一,就是你自己本身也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。

比如热爱足球运动的父母的孩子,也很容易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,只要父母不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踢球的话,那么他们自己的热情就很容易可以吸引到孩子。

(02)

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父母并没有参加什么育儿方面的学习或训练,但是他们的孩子却养育得很好。而有的父母即使读很多的育儿书籍,把育儿方法使用的“标准又正确”,但亲子关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。

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曾经说过一句话:

Who they ar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they do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格状态,比父母做什么事更重要。

也就是说,若父母的人格状态相对比较健康的话,即使做一些看起来是错误的事情,对孩子的人格也不会有太大影响。相反,若父母本身没有去觉察自己的状态有否问题,过度的依赖或过度的控制,那么他们无论再怎么学习正确的育儿方法,其过程可能都会不经意的就正确过头了。

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,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对的,出发点也是好的,但可能目的性太强,依据她的描述,她要求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是要安安静静的。

的确,孩子在听故事听得入迷的时候,他会很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面,但不代表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就必需安安静静的。如果对孩子听故事的状态都有过多的控制的话,孩子听故事的过程可能就变成了一种折磨。

(03)

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,能够获得对阅读的兴趣。那么你需要做的是,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,而不是把这个乐趣当作任务。

分享读书的乐趣并不是你必须给孩子读完一本书,或者要求孩子必须看完某本书,而是你们一起去看书,你们一起分享故事,你们一起去感受故事里面的情节,紧张的时候紧张、快乐的时候快乐。

讲故事的方式很重要,孩子会想看到讲故事的人,也能够表现出,故事情境里面的兴奋、感动、惊讶、难过…。

如果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跟孩子进行交流,并且让孩子感受到,父母在和他一起读着故事书的时候,和他有着一样的感受,故事自然会进入到孩子的心里。故事的情节,故事文字的描述,故事的叙述方式,甚至故事的寓意等,都会自然的流入到孩子的心里。

(04)

最初,我給女儿看着绘本上的故事,并没有完全照着书上的文字給孩子念出来,而是配合着书上的图画,告诉她这是谁,他在干什么,他拿了什么东西,他要去哪里…。有时候会把所有的细节都描述得很清楚细致。

等到女儿稍大一些的时候,我开始按照绘本的文字给她念着讲述里面的故事。以前看过的绘本又重头再看,孩子对故事了解得更清楚。之前和她说过的那些细节,绘本图案的人物动物事物的点点滴滴,她原来都还记得清清楚楚,加上再用绘本原有的文字跟她再欣赏里面的故事,她对里面的内容情感又有了很大的理解。

而且有时候我会模仿故事角色说话的语气,音调,甚至是表情和动作。比如,我和女儿看《疯狂动物城》(迪士尼电影同名书籍),讲到闪电树獭说话慢吞吞的时候,我读树獭的这段时也是慢吞吞的,甚至表情、眨眼,语调我都学着电影树獭的样子。

在家里,女儿最喜欢和我互动的节目之一就是看书,这点真的让我对自己都觉得很自豪。我甚至还试过,只是拿着女儿剪下的几个小卡通图案,即兴编了个故事給她。

现在,女儿三岁半有多,看过的图书绘本已有百余本。她有时候也会自编故事,拿着两个玩具进行对话,仔细一听,对话内容大多来自之前看过的书籍,把不同的书籍的内容进行了整合修改,然后创作出了新的小故事。

所以,如果可能的话,父母亲自給孩子去读绘本里面的故事吧,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书里的语言文字,不一定非要把这本故事看完,不一定要要求孩子理解故事。因为最重要的,不是故事内容本身,而是讲故事的时候,父母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彼此情感的交流而产生的快乐。

(05)

一起唱歌跳舞,一起画画,一起做手工…。所有这些,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进行的活动,在活动的过程中,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的,远比我们专门去教孩子怎么样唱歌跳舞画画等所学习到的要多得多。

因为,在陪伴中,孩子感到了快乐,感受到和父母或照料者之间的情感的链接。有了这种链接,孩子以后会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快乐,他也会继续追寻着这些快乐,他自然也会自主的去探索更多的快乐。

当父母可以陪伴着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的时候,他们最重要的对依恋的需求就得到了满足,而且,她们还可以在这种依恋关系中获得成长,这会让他们感受到安全,同时也感受到自由,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掌控。孩子会自己往更丰富的世界进行探索,正如那个曾经爬出十米外拿到玩具的孩子,回头看着妈妈依然微笑着望着他,陪着他的时候,孩子的生命力是被祝福的,孩子去探索世界的能力也被祝福的。

育儿育己,所有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,其实也是自己心灵成长的过程。

作者:吴在天,二级心理咨询师,心理行业从业7年,始终在自我成长的路上。

微信公众号:不懂点心理(ID:bddpsy)

关注我们

  • 艺点点微信号

    微信扫一扫

咨询方式

客服热线

0755-26608920